念奴娇赤壁怀古文学短评:
全诗慷慨激昂,怀古咏史、雄浑苍凉、境界宏阔,历来被视为豪放词的代表作品。由眼前景到思古人最后抒发自己的情感。词分上下两阙。上阙咏赤壁,下阙怀周瑜,并怀古伤己。作者吊古伤怀,想古代豪杰周瑜,借古传颂英雄事迹,想自己历遭之挫折。
上阙写景咏赤壁,“乱”写出了山崖的险怪,“穿”写出了山峰的高耸,“惊”写出了巨浪的汹涌,“拍”写出了怒涛的力度,“卷”写出了波涛的强劲有力,渲染了磅礴宏伟的气势。运用了虚实结合、俯仰结合、视听结合的手法。
下阙抒情怀周瑜发感慨,写周瑜“雄姿英发。羽扇纶巾。”而后又写“多情应笑我,早生华发”,“笑”是谁在笑是自己旷达、洒脱的“笑”,还是世人的讥笑
苏轼凭吊赤壁之战古战场遗址,写出绝妙宋词。他运用浪漫主义手法,抒发人生之感慨,告诫世人一切恩爱情仇家国情怀都如雨打风吹去,最主要珍惜当下。
:《念奴娇·赤壁怀古》这首词是古代大文豪苏轼的著名作品,在高中学习到这篇词时,既对三国时期的人物充满了敬仰,又对苏轼充满了怀才不遇的同情。所以本文通过鉴赏诗歌的四种方法即知人论世、朗诵法、意象解读以及题材类别等来通篇解读《念奴娇·赤壁怀古》这首词,以便更深入的了解这首词表达的深意。
诗歌鉴赏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有不同的方法,例如从答题方面来看就有看标题、看字眼、看作者等方面进行分析,还有的从语言、形象、写作技巧以及作品的思想内容等方面来进行诗歌鉴赏。本文另辟蹊径,从知人论世、朗读法、意象解读以及题材类别这四个基础方面来对《念奴娇·赤壁怀古》这首词进行鉴赏。
一、1、整首诗环环相扣,环环相生,一气呵成。上阕即景生情,由大江浪涛,引出“千古”,由“故垒”引出 “三国周郎”,由“江山如画”引出一时的“豪杰”,为下阕着重写周郎伏下一条线。
2、写景、咏史、议论、抒情融为一体。全词气势奔放,一泻千里。语言精练、形象,如“乱石”三句,写尽大江奔流的气魄和赤壁的雄奇;“遥想”六句,写尽周瑜的风采才华。
3、使用衬托手法,以“早生华发”的词人,反衬“雄姿英发”的周郎。
二、苏轼《念奴娇 赤壁怀古》这首词是苏轼47岁谪居黄州游赤壁时写的。通过对赤壁的雄奇景色的描写,表现了诗人对三国的周瑜谈笑破敌的英雄业绩的向往,抒发了诗人凭吊古迹而引起的自己功业无成而白发已生的感慨。
此词怀古抒情,写自己消磨壮心殆尽,转而以旷达之心关注历史和人生。上阕以描写赤壁矶风起浪涌的自然风景为主,意境开阔博大,感慨隐约深沉。起笔凌云健举,包举有力。将浩荡江流与千古人事并收笔下。
念奴娇 赤壁怀古 歌颂的是三国 吴国的周瑜,在词里勾勒的形象基本上是後来流传下来的诸葛亮形象,羽扇纶巾、儒将不凡,其实这才是周瑜的形象,《三国演义》完全颠覆了两人的形象。周瑜经典的故事就是火烧赤壁,大败曹操。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当然有蜀国的关云长、张飞、马超、黄忠以及常山赵子龙,吴国鲁肃、黄盖、陆逊等,魏国人才济济,张辽、曹洪、夏侯渊、夏侯惇等皆非等闲之辈。